残奶到底需不需要排?看看专家怎么说

残奶到底需不需要排?看看专家怎么说

一些机构通常会用“排残奶,不排会变质,积在体内都是毒素”让断奶后的妈妈胆战心惊!那么,残奶到底是什么?需不需要排?不排会有什么影响吗?

概述

有的妈妈会发现,自己在断奶后的好一段时间里,仍然能从乳头中挤出少量黄色粘稠物,这就是大家常说的“残奶”。

残奶相较于正常乳汁会更浓稠,颜色更黄一些。这是因为断奶之后,乳腺就不再产生新的乳汁了,残余在乳管内的乳汁中的水分会先被乳房组织吸收掉,相当于被“浓缩”过,所以就会变得发黄发稠,和牙膏状一样,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说简单点,就是牛奶和炼乳的区别。

观点

残奶根本不需要排!

1.残奶会自己吸收

首先,残奶是会慢慢被身体吸收的,根本用不着排,就算这个过程可能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大家也不用担心所谓的“过期变质”。

残留在乳房里的乳汁,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糖、水分,经过一段时间,水分会被身体吸收,只剩下越来越浓稠的奶,而这部分奶也最终会被身体吸收掉。这就像唾液、血液一样,属于我们体液的一种,残留在乳房中的乳汁会逐渐被我们的身体所吸收。随着哺乳的结束,退化期开始。乳房中不需要的泌乳细胞被破坏之后,剩余的基质会被重组。脂肪组织回填到我们的乳房中,让乳房逐渐回复饱满。

2.排残奶只会越排越多

其次,排残奶只会刺激乳汁分泌。乳汁的分泌是一个正反馈的过程,乳房受到刺激,下丘脑接受到信号之后分泌催乳素,催乳素会促使乳房产生乳汁。如果你想把这点乳汁排出去,用揉压乳腺的方式挤奶,那么你会持续刺激乳腺泌乳,永远也排不干净乳汁。不正确的按摩挤压还可能破坏乳腺组织,使乳汁渗出造成乳腺炎症等。

误区

1.不排残奶会患乳腺癌

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残留乳汁会导致乳腺疾病,无论是中国还是国际上对于乳腺癌的风险因素中,从未提过残留乳汁会致病。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版》中关于乳腺癌高危因素有:

有明显的乳腺癌遗传倾向者;

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的患者;

既往行胸部放疗;

和残奶甚至是乳汁没有任何关系,哺乳期乳房比较脆弱,乳房内的腺泡里充满了大量的乳汁,强力按压会导致乳汁外溢,破坏周围的正常组织,造成病情加重。更严重的情况,若按摩排乳时导致乳腺导管断裂,可以引起局部的自身免疫反应,乳房形成肿块,发展成一种乳腺外科中仅次于乳腺癌的十分难缠的疾病——肉芽肿性乳腺炎。

2.不排残奶会得乳腺结节、乳腺炎

不管是乳腺结节还是任何乳腺疾病的发生,和残奶之间没有任何的因果逻辑关系,未哺乳的女性也会发生乳腺结节等疾病不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断奶后乳房分泌出脓水、咖啡色、红色液体,这说明的的乳腺出现了问题,或者有炎症、病变,和乳汁变质没有一点关系,赶紧去正规医院看医生。

3.不排残奶会堵塞乳腺影响二胎喂奶

断奶后,乳房会停止产生乳汁。大部分的乳汁都会被身体吸收,但是,妈妈的乳房在断奶后持续数月或数年仍有一些乳汁也可以是正常现象,这不会对妈妈的身体造成伤害,更不会影响二胎哺乳。作为高等哺乳动物的人类在哺乳的过程中,只要妈妈和孩子配合好,完全能完成泌乳的启动和终止,无须他人过多的干预。

4.乳汁在乳房里会变质

乳汁在身体里就是体液的的一种,跟血液、汗液、泪液是一样的,并不会变质变馊。乳汁在身体里,接触不到空气、光照,温度不是很高,根本就不具备变质的条件。而且,母乳中含有很多抗体和活性细胞,是可以杀灭病原菌的。

离乳后在泌乳抑制反馈因子(FIL)等的作用下,乳汁生成减少,乳汁成分和颜色发生改变,类似初乳,这时排出的乳汁可能会是粘稠的白色粉状,或乳白色,乳黄色的膏状。也就是很多美容院宣称的已经“变质”的乳汁。

5.断奶以后乳房疼痛甚至有硬块是因为有残奶

如果妈妈在断奶很长一段时间后,乳房依然有明显的不适感,很可能是哺乳期间或者断奶期间,有过堵奶或乳腺炎的经历,残留在乳房内的乳汁最终没有被均匀吸收,还滞留在乳腺管里,也就是压力不均匀导致疼痛。如果有硬块,那也不是残奶,而是之前的淤积,妨碍了腺体吸收乳汁。

残奶到底需不需要排?看看专家怎么说

保健

断奶后,女性确实是需要一年两年的乳房恢复期,这期间妈妈们唯一需要花钱做的就是——定期体检。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状态、作息规律、健康的饮食结构、适度的运动就是对于乳房健康最好的保护。

1.自我检查

自我检查是乳房保健很重要的一步,目的就是早发现问题,早治疗。

(1)看:仔细观察自己两侧的乳房,包括大小、形状、皮肤及颜色有没有改变,乳头有没有抬高,回缩或流出一些液体等。

(2)触:手掌展开,手指并拢,用手指指腹触摸乳房,可以按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触摸,不要遗漏乳头、乳晕和腋下。

(3)挤:挤乳头,看有没有液体流出,以及流出液体量和颜色。

一旦发现问题,也不要随便听信他人的说法,更不要盲目采取措施,还是要寻求医生的帮助,才是最科学的!

2.定期体检

(1)普通人群的建议:

•30岁以下,每个月自检,没有不适或异常发现,每2年左右做一次彩照检查。

•30—35岁,每年做一次彩超检查。

•35—40岁,每半年做一次彩超检查,每1~2年可酌情做乳腺钼靶检查;

•40—44 岁,根据个人意愿,酌情选择每年查1次钼靶;

•45—54 岁,建议每年做 1 次钼靶;

•55岁以上,建议每2年做1次钼靶,或者基于个人意愿每年做 1 次钼靶;

(2)高危人群的建议:

如果自己属于上文中提到的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不管多大,每年都要做1次磁共振。

残奶到底需不需要排?看看专家怎么说

3.注意饮食

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都有利于降低乳腺癌发生的概率。要少吃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同时也要尽量戒掉抽烟、喝酒的不良生活习惯。同时,要多吃水果、蔬菜,全谷物,豆类和坚果,尽量选择健康的脂肪摄入,如橄榄油、黄油,鱼类等等。

4.选择合适的内衣

尽量选择无钢圈和舒适的内衣,让胸部血液循环畅通。回家之后尽量不要穿着内衣,让胸部可以得到放松。

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0)
wikishu的头像wikishu
上一篇 2022年11月28日 下午4:54
下一篇 2022年11月28日 下午5:06

相关推荐

  • 宝宝乳糖不耐受如何判断丨婴幼儿乳糖不耐受怎么办

    有的宝宝每次喝完奶之后都会拉肚子、腹痛,甚至痉挛。这可能是发生了乳糖不耐受。 症状表现 如果宝宝患乳糖不耐受,可能会在喝母乳或吃其他乳制品(例如开始吃辅食后吃的奶酪或酸奶)之后30分钟至两小时之间出现腹泻、腹部痉挛、腹胀或放屁等现象。有的还会同时伴有尿布疹、呕吐、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宝宝出现乳糖不耐受症状的多少和严重程度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小肠内乳糖酶活性、摄…

    2022年11月25日
    00
  • 乳头皲裂该怎么办?这几个办法可以改善乳头破损

    初为人母,妈妈在哺乳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乳头破损的情况,这种情况被称为“皲裂”,这使妈妈的哺乳过程变得痛苦不堪,出现乳头皲裂常常是由于护理不当、哺乳技巧有误所致。 概述 乳头皲裂就是乳头出现小裂口,严重者疼痛难忍如刀割一般,令患者坐立不安。皲裂后,当婴儿吮吸时,会觉得乳头发生锐痛、会出血,渗出,并结黄痂。检查乳头,其表面存有的小裂口或溃疡即为乳头皲裂。可为一处…

    2022年11月26日
    00
  • 宝妈辛苦背奶,但是一定要注意这几点!

    越来越多的妈妈坚信母乳喂养是对宝宝最好的喂养方式,即使在休完产假回归职场后,她们也不愿意放弃母乳喂养,而选择把专业的吸奶、储奶器具带到单位,利用工作间隙吸奶,下班后再把奶背回家给宝宝当第二天的“口粮”。 准备工作 1.早些尝试用奶瓶喂养宝宝 奶瓶喂养不是让妈妈用奶粉喂养,若妈妈平时通过奶泵抽吸储存一些多余的乳汁,就可用奶瓶喂养这些抽吸储存的乳汁。虽然大人随时…

    2022年11月25日
    00
  • 什么是厌奶期,如何更好的度过厌奶期

    有的宝宝在4个多月的时候,突然就不爱吃奶了,这让妈妈很担心:宝宝是生病了吗?其实,这是因为宝宝到了“厌奶期”。 名词解释 婴儿在四五个月大时,不再像前面三个月那样专注吃奶,而是吃吃停停,并且很容易因外界干扰而停止吃奶,这一时期被称为厌奶期,也被称为生理性厌奶。它的特征是宝宝正常发育,活力很好,只是奶量暂时减少,通常一个月左右就会自然恢复食欲。 判断方法 宝宝…

    2022年11月25日
    00
  • 哺乳期感冒的注意事项丨哺乳期感冒如何预防及护理

    处在哺乳期的女性,通常身体还没有从生产中完全恢复过来,体质还比较弱,再加上照顾宝宝劳累,很容易患上感冒。 能否哺乳 一、可以继续哺乳的情况 如果妈妈只是轻微的感冒,没有发烧等症状,是可以继续哺乳的。不要担心乳汁会将感冒病毒传染给宝宝。感冒并不是通过哺乳来传播的,它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染病者咳嗽或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和微粒。也就是说,是通过呼吸道的分泌物来传播的…

    2022年11月25日
    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