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腹泻怎么办丨婴儿腹泻的症状

宝宝腹泻怎么办丨婴儿腹泻的症状

每逢夏秋季节,便进入宝宝便秘和腹泻高发时期,怎么对付、预防腹泻呢?腹泻的护理方法有哪些呢?

定义

宝宝腹泻是由多种病原及多种病因而引起的一种疾病。患儿大多数是2岁以下的宝宝,6~11月大尤为高发。腹泻的发病率仅次于急性呼吸道感染,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可能会对宝宝的健康造成危险。

症状

按照症状的严重程度,可以将腹泻分为轻型和重型两类。

1.轻型腹泻

每天数次至十余次,粪便呈蛋花汤样,偶有溢乳及呕吐,轻微腹胀等。

2.重型腹泻

每天十次以上,多达数十次,水样便,呕吐,发热、面色发灰,烦躁不安,甚则昏迷、惊厥,并有失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

3.必须就医的情况

一般腹泻并不会对宝宝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但当宝宝在腹泻的同时还出现以下症状时,说明可能不是单纯的腹泻,还存在着其他更为严重的问题,建议及时就医:

血便:大便里能明显看到混有血迹,或者大便呈果酱样,有可能并发肠套叠等凶险疾病。肠套叠的诊断具有时间性,如能早期诊断,只需“空气灌肠”复位,不用开刀手术,治疗效果好,费用低,痛苦少。如诊断不及时,可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

肚子痛得不能摸:肚子明显发胀、发硬,因为疼痛而不让别人用手触摸。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要警惕阑尾炎、腹膜炎等,一定要尽早让医生查明情况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完全不能进食:当宝宝一丁点儿东西都吃不下,很快就会发展到脱水、低血糖、电解质紊乱等严重状况。最好是在问题还没变得严重时就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这里所说的”一丁点儿东西都吃不下”,指的是任何东西都吃不下。如果还能吃一些,小便也不比平时少,就可以放心一些。

明显脱水:如小便明显减少,皮肤变得松弛,手脚冰冷,精神萎靡或者非常烦躁。

持续呕吐超过12~24小时:很容易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持续”是指宝宝无法在两次呕吐之间进食任何东西,而且持续时间比较长。

呕吐物不再是未消化的食物:呕吐物不仅仅是食物或者胃液,而是含有粪渣、较多血丝或者咖啡渣样物,看起来呈黄绿色,或者闻起来有大便的臭味,这往往是肠梗阻的表现。肠梗阻一定要及时医治,否则会迅速发展到肠坏死,甚至危及生命。

宝宝腹泻怎么办丨婴儿腹泻的症状

原因

引起宝宝腹泻的原因很多,一般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细菌、病毒或寄生虫都可能导致感染性腹泻。而消化不良、受凉、吃得过饱、肉食摄入过多,都可能导致非感染性腹泻。具体来说有:

1. 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是最常见的。夏季常见腹泻病源是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秋冬季是轮状病毒。通过飞沫或接触患腹泻的人,通过被感染的食品或者通过宠物,宝宝都可能感染上病毒。

2.消化不良

宝宝喝生冷的饮料、吃生冷的水果和油腻的饭菜后,食物刺激肠胃,可能会导致腹泻。另外,宝宝吃得过多、过少,不定时吃,都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而腹泻。

3.腹部受凉

晚上踢被子是很多宝宝肚子受凉的主要原因。

4. 吃了不干净的东西

通常情况下,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几个小时之后就会引起腹泻。尤其是夏季天气炎热,食物容易变质,滋生大量细菌,宝宝误食以后发生腹泻。

5. 食物过敏

如果宝宝对某一种食物过敏,会出现腹泻、皮疹、腹胀等症状。常见易引起过敏的食物有牛奶、鸡蛋、豆类、鱼、贝壳类、坚果、花生、小麦、水果如芒果、桃子等。可通过检测来确定宝宝过敏的食物,注意回避它们。

6.疾病和药物引起

身体患有其他疾病时,比如感冒、肺炎、中耳炎、肠胃炎等,也可能出现腹泻。另外,宝宝治疗疾病服用一些抗生素、止咳药、清火类的药物时,也可能导致腹泻。

宝宝腹泻怎么办丨婴儿腹泻的症状

护理

1.记录宝宝便便情况

详细记录大便的次数、颜色、气味、性状等。记录小便次数和量,看看小便有没有减少,减少提示容量不足,需要多补液。

腹泻厉害的宝宝还要观察有没有脱水的情况,包括皮肤是否有弹性、黏膜是否干燥,眼窝是否凹陷、四肢末梢温度等。

2.防止脱水

宝宝腹泻次数多时,体内会大量丢失水分、钠和钾等电解质,可能引起循环紊乱。腹泻以后,最简单可行的方法就是喝补液盐。

口服补液盐是按照正常人体所需加入了三种盐成分和一种糖成分,口感又甜又咸。儿科专家推荐的补液盐叫做:口服补液盐(Ⅲ),(Ⅰ)和(Ⅱ)在不断的摸索改良中已经被淘汰了,口服补液盐(Ⅲ)减少了钠钾和葡萄糖的含量,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具体冲服方法是将一包补液盐溶于250ml温开水中,冲好的补液盐必须在4小时内服完,可以少量多次服用。

3.吃稀软食物

比如面、稀粥,可以加鱼末、肉末、菜末,少量多餐,注意不要给宝宝吃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及高脂肪的食物,尤其是煎炒烹炸、辣的食物。推荐给宝宝煮胡萝卜粥,将胡萝卜切碎末煮成的粥有辅助治疗腹泻的作用。

4.注意卫生

宝宝腹泻容易红屁股,要勤换衣裤,用温水擦洗,如果出现红屁股,可以涂抹鞣酸软膏治疗。另外,要注意宝宝腹部的保暖,宝宝的衣服、水杯、碗筷等要定期消毒。

预防

1.母乳喂养

母乳各种营养成分都非常适合宝宝消化和吸收,尤其是含有宝宝所需多种消化酶和抗体,并可中和大肠杆菌肠毒素,有预防感染埃希氏大肠杆菌的作用,有防止腹泻的作用。

2.辅食品种不宜过多,变换不宜过频

要在宝宝逐渐适应新的辅食后,再逐渐增加其他食品,每次增加一种,从少至多,逐渐增加。

3.注意开窗通风

切莫因为天气转冷,怕宝宝受凉而紧闭门窗,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气流通,能大大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

4.做好腹部保暖

宝宝的肠胃发育尚不成熟,如受凉会使肠胃蠕动加快,更易导致腹泻,因此要做好宝宝的腹部保暖工作。

5.注重锻炼,增强体质

平时加强宝宝的户外活动,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体格得到了锻炼,才能提高机体抵抗力,避免感染各种疾病。

Q&A

Q: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为什么还会腹泻?

A:婴儿的消化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吃的食物超过了承受能力,就会发生腹泻。由于饮食习惯、健康状况以及个体差异的差别,有的妈妈的乳汁内所含的营养成分(主要是脂肪)超过了宝宝的需要,就会使宝宝发生腹泻,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生理性腹泻”。如果宝宝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没有其他症状,食欲好,不呕吐,生长发育不受影响,就不是疾病引起的,无须药物治疗,添加辅食后就会转为正常。

Q:10个月大的宝宝拉肚子,可以给他贴脐贴或者吃止泻药吗?

A:引起宝宝腹泻的原因有很多,对于不同类型的腹泻,治疗方法也是不同的。在肚脐部位贴敷药物,主要是通过药物的辛温作用缓解症状。这种药物只对部分受凉引起的腹泻有一定作用,但对于细菌或病毒引起的腹泻是没有用的,还可能耽误孩子治疗。此外,对于由病毒引起的宝宝腹泻,若乱用抗生素药物,则有可能造成菌群紊乱,加重病情。建议最好去看医生。 

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0)
wikishu的头像wikishu
上一篇 2022年11月24日 下午5:13
下一篇 2022年11月24日 下午5:29

相关推荐

  • 宝宝多汗怎么办丨婴儿出汗多怎么处理

    宝宝特别爱出汗,尤其是在刚睡觉时。有时天气不热,盖的被子也不厚,但宝宝没多久就满头大汗。这是因为体质虚,还是因为缺钙? 种类 1.生理性多汗 宝宝爱出汗,并非都是体质虚弱、身体有病的症状。大部分宝宝多汗都是正常的,医学上称为生理性多汗。 所谓生理性多汗,是指宝宝发育良好,身体健康,无任何疾病引起的出汗。多见于头和颈部,常在入睡后半小时内发生,1小时左右就不再…

    2022年11月24日
    00
  • 什么是肠套叠,宝宝肠套叠怎么办

    肠套叠是一段肠管套入其相连的肠管腔内,是婴儿急性肠梗阻中最常见的一种。其中以4到10个月的宝宝居多,就诊不及时可能会造成缺血性坏死或穿孔,甚至危及生病。 概述 肠套叠是指原本相邻的两节肠管,在一些因素的影响下,其中的一节进入了另一节的肠管内,导致肠道空间狭窄,该部分的内容物难以有效地循环。理论上任何部位都可发生,但大多发生在小肠末端和大肠起始部,也就是说小肠…

    2022年11月23日
    00
  • 婴幼儿食物过敏一定要重视!这几点一定要注意

    宝宝加辅食后,可能因为吃了某种食物出现腹泻、皮肤起疹子等反应,这就是食物过敏。 定义 食物过敏是一种变态反应,是由于宝宝胃肠道功能还不完善,或是体内某些蛋白质结构的变异或缺陷或功能迟缓,某种食物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进而导致消化系统或全身性的变态反应。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食物过敏有持续上升的趋势。据欧州和美国的资料报告,7%~8% 3岁以下儿童曾发生过食物过敏…

    2022年11月24日
    00
  • 如何判断宝宝积食丨小儿积食了怎么办

    宝宝能吃的食物越来越多,也渐渐形成了自己的食物偏好,看到自己喜欢的食物就会不加节制地吃,这样很容易导致积食。 名词解释 积食是中医上的一个病症,常发生于婴幼儿时期。按照中医的解释,是因为乳食过量,损伤脾胃,使乳食停滞于中焦所形成的胃肠疾患。主要表现为腹部胀满、大便干燥或酸臭、矢气臭秽、嗳气酸腐、肚腹胀热。 很多中医学家都把积食称为是百病之源,因为积食会给宝宝…

    2022年11月28日
    00
  • 如何预防宝宝空调病

    为了让宝宝过一个清凉的夏日,不少家长们早已使用空调,但很多宝爸宝妈们也在纠结,不开空调怕宝宝难受,开空调又怕宝宝感冒得“空调病”。 概述 开空调的时候,为了防止冷气外漏,都需要紧闭房门窗门,因此空调房里空气不流通,环境得不到改善,宝宝会出现一些不适的症状,这类现象都可以称之为“空调病”,但其实医学上并没有这个概念。 有的家长认为出汗好,可以排毒,所以反对使用…

    2022年11月23日
    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