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宝宝积食丨小儿积食了怎么办

如何判断宝宝积食丨小儿积食了怎么办

宝宝能吃的食物越来越多,也渐渐形成了自己的食物偏好,看到自己喜欢的食物就会不加节制地吃,这样很容易导致积食。

名词解释

积食是中医上的一个病症,常发生于婴幼儿时期。按照中医的解释,是因为乳食过量,损伤脾胃,使乳食停滞于中焦所形成的胃肠疾患。主要表现为腹部胀满、大便干燥或酸臭、矢气臭秽、嗳气酸腐、肚腹胀热。

很多中医学家都把积食称为是百病之源,因为积食会给宝宝的肠胃和脾脏造成负担,导致宝宝脾胃功能减弱、消化不良,甚至可能引起夜啼、睡眠不安。

判断方法

一、闻口气

积食有一个很明显的信号,就是会引发口臭。如果发现宝宝最近一段时间嘴里会发出比较大的气味,并且味道偏酸,说明可能积食了。积食严重的情况下,宝宝还会有呕吐的情况,呕吐物都是酸臭的未消化食物。

二、看舌苔

积食会使宝宝的舌苔变厚。如果发现在宝宝舌体的中间部分,有硬币大的一块厚舌苔,或者整个舌头的舌苔变厚变腻,就要怀疑是否积食了。家长平常可以多观察宝宝的舌苔,这样当舌苔发生变化的时候,就能立刻发现了。

三、观察大便情况

积食的宝宝大便会变得非常不规律,比如次数增多、腹泻、时间不固定,有时还会伴有强烈的肚子疼。所以,当出现上述情况时,除了吃坏肚子以外,还要考虑宝宝是否患上了积食。另外,正常宝宝的大便不会有太过浓烈的气味,如果发现宝宝的大便有强烈的臭鸡蛋味,也有可能是患上了积食。有的宝宝还会肚子胀,肚子不断咕咕作响,同时会不断放臭屁。

四、观察饮食情况

正常的饮食规律会使宝宝在每天相对固定的时间里感到肚子饿、想吃东西。如果宝宝没有生病,却突然一连几天都没有胃口、食量降低,就有可能是积食。

五、观察睡眠情况

中医里说“胃不和则卧不安”。如果腹中有积食,就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导致宝宝晚上睡不好觉,经常半夜醒来哭闹。

如何判断宝宝积食丨小儿积食了怎么办

捏脊

捏脊是治疗积食的有效方法。正确适当的捏脊,既可让宝宝四体安适、五脏调和,缓解积食症状,又可避免药物治疗的潜在副作用。

一、捏脊前的准备工作

捏脊的方法很简单,比较容易掌握,只要在家中就可以进行。捏脊前让宝宝趴卧在床上,掀起宝宝的衣服,露出后背,褪下宝宝的裤子,露出尾椎。家长可以站或跪靠在宝宝的腿部边侧。

在捏脊前可以和宝宝说说话,并用手轻轻抚摸几下宝宝的背部,使宝宝的肌肉放松,消除紧张。然后在宝宝的背上涂适量按摩油或润肤露,再进行捏脊,这样可以避免损伤宝宝皮肤。

二、捏脊的手法

捏脊疗法一般是两手沿着脊柱两侧,自尾骶部开始,一直捏到项枕部为止(一般捏到大椎穴,也可延至风府穴),重复5-10遍。每天1-2次。整个过程中,手要保持温暖,手法要轻柔、用力匀速。

捏脊的手法有两种:

一种是家长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以及小指握成空拳状,拇指伸长,食指半屈,用拇指指腹对准食指的第二指关节桡侧。然后双手紧贴宝宝的皮肤,拇指在前,食指在后,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

还有一种是家长用双手的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捏起宝宝的皮肤,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

在捏脊的过程中,用力拎起肌肤,称为“提法”。每捏3次提一下,称“捏三提一法”。每捏5次提一下,称“捏五提一法”。也可以单捏不提。其中,单捏不提法刺激量较轻,“捏三提一法”最强,可以根据宝宝积食症状的轻重来选择不同程度的捏脊。

三、注意事项

1.捏脊的最佳时间段是在早晨起床和晚上临睡前进行,每次3-5分钟。

2.捏脊完成后,宝宝背部的肌肉比较紧张。家长可用手掌从上自下,沿着脊椎向两边分推,最后再沿着宝宝的腋下轻轻向下抹5遍,起到宽胸理气的作用。

3.捏脊后给宝宝喝点温开水,有利于体内毒素的排出。

食疗

食疗也是治疗积食的有效方法,下面这三款食谱都对积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1、糖炒山楂

功能:清肺、消食。尤其是对付吃肉过多引起的积食。

做法:取红糖适量(如宝宝有发热的症状,可改用白糖或冰糖),入锅用小火炒化(为防止炒焦,可加少量水),加入去核的山楂适量,再炒5—6分钟,闻到酸甜味即可。每顿饭后让宝宝吃一点。

温馨小提示:

用糖炒山楂如果觉得麻烦,可以试试给宝宝煎服山楂汤。从超市买些新鲜山楂,洗净取适量切成小块,放入炖锅中小火煮3—4小时,煮出汤色后,用干净纱布过滤果块和杂质,根据宝宝的口味,稀释或者加糖,让宝宝当成水喝。

山楂有很好的清肺功效。如果买不到新鲜山楂,也可以买一些未加工过的山楂干代替,用高压锅大火滚烧后转小火淬制汁水,让宝宝服用。

2、山药米粥

功能:调补脾胃,滋阴养液。运用于小儿积食不消,吃饭不香,体重减轻,面黄肌瘦。

做法:取干山药片100克,大米或小黄米(粟米)100克,白糖适量。将大米淘洗干净,与山药片一起碾碎,入锅,加水适量,熬成粥。

温馨小提示:

如果去药店买干山药不方便,可以在超市里购入新鲜山药。除了熬粥,山药还可以炒着吃,味道粘滑,效果也很不错。

3、白萝卜粥

功能:开胸顺气,健胃。对小儿消化不良、腹胀有疗效。

做法:白萝卜1个,大米50克,糖适量。把白萝卜、大米分别洗净。萝卜切片,先煮30分钟,再加米同煮(不吃萝卜者可捞出萝卜后再加米)。煮至米烂汤稠,加红糖适量,煮沸即可。

温馨小提示:

白萝卜清凉败火,但是有的宝宝不喜欢萝卜的味道,妈妈可以适当加些红糖调味。

如何判断宝宝积食丨小儿积食了怎么办

饮食

宝宝积食以后,饮食宜清淡,以减轻胃肠负担,再配合消食药物,积食的症状很快就能改善。具体来说,流质的稀粥、小米粥都是不错的选择,也可以做点烂面条给宝宝吃。像油炸的、高脂肪高蛋白、不易消化的食物,最好不要吃。

Q&A

Q:宝宝积食后需要治疗吗,是不是可以自愈?

A:如果是轻微的积食可以不用治疗,通过调整饮食就可以自己恢复。如果出现呕吐、发烧等症状,最好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

Q:宝宝积食了,需要停食治疗吗?

A:可以考虑短时间的停食,但是要把握好时间,一般医生建议为5-10个小时。短时间的停食是为了让宝宝肠胃得到适当休息,对身体恢复有帮助。

Q:宝宝积食后,还能继续进食吗?

A:积食不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进食,但要注意饮食宜清淡,以减轻胃肠负担。流质的稀粥、小米粥都是不错的选择,也可以做点烂面条给宝宝吃。像油炸的、高脂肪高蛋白、不易消化的食物,最好不要吃。

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0)
wikishu的头像wikishu
上一篇 2022年11月28日 下午5:46
下一篇 2022年11月28日 下午9:20

相关推荐

  • 脑瘫的症状丨如何辨别脑瘫

    脑瘫是一种多见于发生在儿童中间的严重疾病,是一种令很多家长谈及色变避之唯恐不及的恶症,早期发现疾病成为治疗的关键,明确选择科学的方法,从而进行早期干预,脑瘫治疗是可以有望治好的。 概述 脑瘫,全称脑性瘫痪,也叫 Litter 病,指从孩子出生前到出生后 1个月内,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发生以后就达到最严重,不再有新的病变)的脑损害,主要表现为中枢性的运动…

    2022年11月23日
    00
  • 宝宝斜颈怎么办,如何治疗宝宝歪脖子

    如果你发现宝宝总喜欢把头偏向一侧,帮他手动矫正后很快就会偏回去,这种异常的情况多数是婴儿斜颈。 概述 宝宝斜颈,民间俗称“歪脖子”,医学上称“先天性肌性斜颈”,这种病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纤维性挛缩,导致的缩短,颈部向一侧偏斜畸形。同时还会伴有脸部发育受影响,严重者甚至会导致颈椎侧凸畸形。该病在早期进行正确有效的非手术治疗,大多数患儿可以完全得以治愈。 判断 …

    2022年11月23日
    00
  • 什么是唐氏综合征丨唐氏综合征的症状

    唐氏综合征是最常见的遗传性智能障碍疾病,这样的孩子智力会很低,会一直处于幼儿水平,抵抗力很差,会受各种感染,动作也很差,生活不能自理。 病因 唐氏综合症主要是由额外染色体的发生引起的。我们人体一共有23对染色体,每1对染色体中有一条来自父亲,另一条来自母亲。患有唐氏综合症的人,问题就出在染色体上——体内的21号染色体不仅仅只有2条,而且还多了1条,也就是说从…

    2022年11月28日
    00
  • 婴幼儿食物过敏一定要重视!这几点一定要注意

    宝宝加辅食后,可能因为吃了某种食物出现腹泻、皮肤起疹子等反应,这就是食物过敏。 定义 食物过敏是一种变态反应,是由于宝宝胃肠道功能还不完善,或是体内某些蛋白质结构的变异或缺陷或功能迟缓,某种食物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进而导致消化系统或全身性的变态反应。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食物过敏有持续上升的趋势。据欧州和美国的资料报告,7%~8% 3岁以下儿童曾发生过食物过敏…

    2022年11月24日
    00
  • 婴幼儿喝牛奶过敏!一定要注意蛋白质过敏!

    同义词蛋白过敏 婴儿牛奶过敏,实际上是对牛奶中的蛋白过敏,是婴儿体内的免疫系统对牛奶蛋白过度反应而造成的。 概述 由于宝宝出生时间短,身体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成熟,对于牛奶中的蛋白产生抵抗,误认为这是一种有害物质,会影响身体健康的,于是牛奶过敏就产生了。大约有2.5%的婴儿在出生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牛奶过敏现象,常发生于出生2个月—2岁以内的婴儿。 症状 过敏反…

    2022年11月24日
    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