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的症状丨如何辨别脑瘫

脑瘫的症状丨如何辨别脑瘫

脑瘫是一种多见于发生在儿童中间的严重疾病,是一种令很多家长谈及色变避之唯恐不及的恶症,早期发现疾病成为治疗的关键,明确选择科学的方法,从而进行早期干预,脑瘫治疗是可以有望治好的。

概述

脑瘫,全称脑性瘫痪,也叫 Litter 病,指从孩子出生前到出生后 1个月内,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发生以后就达到最严重,不再有新的病变)的脑损害,主要表现为中枢性的运动障碍,且可伴有智力低下、癫痫、感知觉障碍、语言及精神行为异常等,部分患儿可长期存在肢体畸形、智力障碍等后遗症。脑瘫是引起儿童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

据国内最新资料统计,小儿脑瘫患病率为1.92‰,脑瘫患儿中,男孩比女孩多,男:女约为 1.13—1.57。

病因

脑瘫的致病因素很多,可以发生在出生前、出生时和出生后。存在致病因素的婴幼儿发生脑瘫的概率比没有这些因素的婴幼儿高,但存在致病因素并不代表 100% 发生脑瘫。致病因素根据发生时间分为三类:

1.出生前因素

母亲在怀孕期间发生的任何异常情况均可视为危险因素,如多胎妊娠、胎儿脑发育畸形、孕妇营养不良、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间感染等。

2.出生时因素

主要为婴儿出生时发生的缺氧窒息和机械损伤,如胎儿过大发生难产导致胎儿缺氧、颅内出血、脑组织挫伤等。

3.出生后因素

新生儿阶段中,早产和出生体重低及胆红素脑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也是造成脑瘫的重要因素。

脑瘫患儿多存在上述危险因素,但仍有 1/4 – 1/3 的患儿不能找到相关的致病因素。

脑瘫的症状丨如何辨别脑瘫

症状

脑瘫患儿的主要症状是运动发育异常,包括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多种神经反射异常。

1.早期症状

(1)新生儿或3月婴儿易惊、啼哭不止、厌乳和睡眠困难。

(2)早期喂养、进食咀嚼、饮水、吞咽困难,以及有流涎、呼吸障碍。

(3)感觉阈值低,表现为对噪声或体位改变易惊,拥抱反射增强伴哭闹。

(4)生后不久的正常婴儿,因踏步反射影响,当直立时可见两脚交互迈步动作。3月龄时虽然可一度消退,但到了3个月仍无站立表示或迈步者,既要怀疑小儿脑瘫。

(5)过“百天”的婴儿尚不能抬头,4—5月挺腰时头仍摇摆不定。

(6)握拳:一般生后3月内婴儿可握拳不张开,如4个月仍有拇指内收,手不张开应怀疑小儿脑瘫。

(7)正常婴儿应在3—5月时看见物体会伸手抓,若5月后还不能者疑为小儿脑瘫。

(8)一般生后4—6周会笑,以后认人。痉挛型小儿脑瘫患儿表情淡漠,手足徐动型常呈愁眉苦脸的样子。

(9)肌肉松软不能翻身,动作徐缓。触摸小儿大腿内侧,或让小儿脚着床或上下跳动时,出现下肢伸展交叉。

(10)僵硬,尤其在穿衣时,上肢难穿进袖口;换尿布清洗时,大腿不易外展;擦手掌时,以及洗澡时出现四肢僵硬。婴儿不喜欢洗澡。

(11)过早发育:小儿脑瘫患儿可出现过早翻身,但是一种突然的反射性翻身,全身翻身如滚木样,而不是有意识的节段性翻身。痉挛性双瘫的婴儿,坐稳前可出现双下肢僵硬,像芭蕾舞演员那样的足尖站立。

2.主要症状

(1)运动障碍:运动自我控制能力差,严重的则双手不会抓东西,双脚不会行走,有的甚至不会翻身,不会坐起,不会站立,不会正常的咀嚼和吞咽。

(2)姿势障碍:各种姿势异常,姿势的稳定性差,3个月仍不能头部坚直,习惯于偏向一侧,或者左右前后摇晃。孩子不喜欢洗澡,洗手时不易将拳头掰开。

(3)智力障碍:智力正常的孩子约占1/4,智力轻度、中度不足的约占1/2,重度智力不足的约占1/4。

(4)语言障碍:语言表达困难,发音不清或口吃。

(5)视听觉障碍:以内斜视及对声音的节奏辨别困难最为多见。

(6)生长发育障碍:矮小。

(7)牙齿发育障碍:质地疏松、易折。口面功能障碍,脸部肌肉和舌部肌肉有时痉挛或不协调收缩,咀嚼和吞咽困难,口腔闭合困难以及流口水。

(8)情绪和行为障碍:固执、任性、易怒、孤僻,情绪波动大,有时出现强迫、自伤、侵袭行为。

(9)有39%—50%的脑瘫儿童由于大脑内的固定病灶而诱发癫痫,尤其是智力重度低下的孩子。

脑瘫的症状丨如何辨别脑瘫

辨别

家长对孩子的营养状况一般都很关心,尤其是补钙的观念深入人心,而有一些脑瘫患儿早期的表现是肌张力减低,家长往往把这种征象归结于孩子缺钙,盲目补钙,结果延误患儿的诊治时间。

脑瘫宝宝的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抬头、翻身、握物、坐立等发育落后,家长常称之为“软”。姿势异常最常见的是头后仰、眼斜视、上肢内旋手后背、下肢内收踮脚尖等。

很多家长以为,缺钙的孩子才“软”,于是盲目给早期脑瘫患儿补钙,因而延误了治疗。其实,小儿缺钙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异常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与脑瘫有本质的不同。佝偻病在婴儿时期的主要表现为哭闹、易惊、多汗等,绝对没有姿势异常和智力发育低下,母亲也没有难产及孩子出生前后脑缺氧的病史。

治疗

1.挂号

有些脑瘫患儿早期可有一些特异性不强的症状,如经常哭闹,体重增长缓慢,为其穿衣困难等,若因这些情况就诊,家长挂号可先至儿科。经儿科医生诊治后,若医生认为脑瘫可能性大,再至神经内科就诊。若患儿因运动发育异常就诊,家长可直接挂神经内科。但多数情况下,非医学专业人员并不能直接判断是否存在脑瘫可能,故先挂儿科,有必要再至神经内科的程序较为稳妥。

2.药物

目前尚无针对脑瘫的特异性药物,但患儿可应用对症治疗的药物。例如,神经节苷脂可促进神经修复,苯海索可改善肌张力。具体用药需要由医生根据患儿病因、病情轻重等综合判断。

临床医生给患者用的药都是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的,已经过大规模人群试验,因此安全性可以放心,一般不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3.康复

脑瘫的治疗主要包括功能训练、矫形器、手术、药物等等方面,主要是利用各种有益的手段对患儿综合治疗,按照儿童运动发育规律进行功能训练,同时针对合并的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等异常进行干预。

脑瘫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大多数治疗主要靠父母平时对患儿进行功能训练,也就是说康复训练是患儿治疗的重中之重,因此父母必须树立信心,学习相关治疗方法,坚持对患儿进行长期治疗。

(1)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主动参与孩子的康复训练,配合医务人员的指导来帮助患儿练习没有完成的动作,例如爬行,翻身,单膝跪地,用手持物等。

(2)对患儿进行训练时从容易到复杂,每天训练1—2个动作,反复强化,完成一个动作再进入下个动作。

(3)家长要有耐心,不可流露出厌恶感,更不可打骂孩子。脑瘫患儿容易发生情感障碍,家长应更加关注其心理健康。

4.治疗效果

脑瘫的治疗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治疗开始的时间和脑瘫的类型。小于 6 个月就开始治疗的患儿,有相当一部分可以完全正常。脑瘫程度较轻的患儿,也有些留下轻微的后遗症,不会明显影响以后的生活。

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的发育逐渐成熟,身体各个器官也逐渐定型,多种治疗手段的干预效果必定不如之前。

预防

如果妈妈们在孕期出现先兆流产、胎盘早期剥离和营养不良等疾病,或者妈妈年龄超过35岁,孩子生后如早产、低体重、宫内窒息、羊膜炎、颅内出血、胎位异常、产程延长、新生儿惊厥及严重感染等,都是高危因素,家长一定要每月带孩子去正规大医院,让儿童神经专业医生查体。

Q&A

Q:脑瘫最早可以在孩子多大时看出来?

A:现在绝大多数人生孩子都会在医院,孩子出生后,医生会对孩子发育状况和安危情况进行评估。多数产前和产时因素导致的脑瘫患儿此时便会出现相应表现,如肌张力异常,即肢体软硬异常。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发生脑瘫,家长很早便可察觉。若是产后因素导致的脑瘫,则因感染发生时间、程度轻重等具体情况而定。

Q:脑瘫一定会有智力障碍吗?

A:不一定。脑瘫伴有智力障碍者约为 50%- 75%,以痉挛型四肢瘫(脑瘫的一种类型,患儿肌张力增高)患儿多见。是否伴有智力障碍与脑瘫病因有关,且如果早期干预,脑细胞损伤较轻,智力多无明显异常。因此,脑瘫并不等于傻,家长不可过早放弃希望。

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0)
wikishu的头像wikishu
上一篇 2022年11月23日 下午10:26
下一篇 2022年11月23日 下午10:34

相关推荐

  • 小儿鹅口疮的症状,宝宝得了鹅口疮怎么办

    有时,父母会在宝宝的口腔里发现一些小白点。有的父母会以为是奶渍,但实际上这很有可能是鹅口疮。 定义 鹅口疮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由真菌感染,是儿童口腔的一种常见疾病。在口腔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通常多发生在口腔不清洁、营养不良的婴儿中。 症状 有了鹅口疮的宝宝常表现为嘴巴里有很多像奶斑一样的东西粘在口腔壁上,与新生儿吃奶留下的奶很难区别。如果用棉签能擦掉则为…

    2022年11月24日
    00
  • 婴儿湿疹的症状,婴幼儿湿疹怎么办!

    湿疹是困扰很多家长的一大难题。湿疹会让宝宝奇痒无比,家长看着干着急也帮不上忙。湿疹还会造成宝宝情绪不稳定,烦躁不安,夜间睡觉不踏实,易醒、哭闹。更让人烦恼的是,湿疹还容易反复发作,真是让家长非常头疼。 定义 婴儿湿疹,中医称之为“奶癣”或“胎敛疮”,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过敏性皮肤炎症,为婴儿时期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 婴儿湿疹大多发生在宝宝出生后1~3个月,…

    2022年11月24日
    00
  • 宝宝多汗怎么办丨婴儿出汗多怎么处理

    宝宝特别爱出汗,尤其是在刚睡觉时。有时天气不热,盖的被子也不厚,但宝宝没多久就满头大汗。这是因为体质虚,还是因为缺钙? 种类 1.生理性多汗 宝宝爱出汗,并非都是体质虚弱、身体有病的症状。大部分宝宝多汗都是正常的,医学上称为生理性多汗。 所谓生理性多汗,是指宝宝发育良好,身体健康,无任何疾病引起的出汗。多见于头和颈部,常在入睡后半小时内发生,1小时左右就不再…

    2022年11月24日
    00
  • 小儿荨麻疹要怎么治疗丨荨麻疹的症状

    提到荨麻疹,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但说到风疹块、风疹团,大家就很熟悉了。 定义 荨麻疹俗称风疹团,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也是小儿常见的皮肤病。小儿荨麻疹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虽然不传染,但具有反复性。一旦宝宝出现荨麻疹,爸爸妈妈要尽快查找出原因,并让宝宝避免再次接触致敏原。 症状 发病时,皮肤上会有大小不等的风疹块、风疹团,用手摸会发现有发硬的感觉,…

    2022年11月23日
    00
  • 什么是唐氏综合征丨唐氏综合征的症状

    唐氏综合征是最常见的遗传性智能障碍疾病,这样的孩子智力会很低,会一直处于幼儿水平,抵抗力很差,会受各种感染,动作也很差,生活不能自理。 病因 唐氏综合症主要是由额外染色体的发生引起的。我们人体一共有23对染色体,每1对染色体中有一条来自父亲,另一条来自母亲。患有唐氏综合症的人,问题就出在染色体上——体内的21号染色体不仅仅只有2条,而且还多了1条,也就是说从…

    2022年11月28日
    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