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宝宝秋季腹泻!一定要注意这几点!

谨防宝宝秋季腹泻!一定要注意这几点!

同义词轮状病毒

腹泻是宝宝常见病之一,其中有一种特殊的腹泻,常常让家长谈之变色,它就是秋季腹泻

定义

秋季腹泻,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秋冬季的腹泻病,是一种由病毒所致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一般发生在每年10~11月份,引起宝宝发生腹泻的病毒因其外形酷似车轮而得名为轮状病毒。

秋季腹泻的发病以6个月~3岁年龄的宝宝最多见。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和体弱多病的婴幼儿更容易患病,而且病情严重,病程较长。

小于6个月的宝宝,由于体内有母亲的抗体保护,不易患秋季腹泻,母乳喂养的小婴儿,更少得秋季腹泻。

3岁以上的儿童,消化道功能和免疫系统逐步完善成熟,也很少患秋季腹泻,即使患病,病情也会轻很多,病程短。

成人也会感染秋季腹泻,但症状与儿童的症状相似,但病情轻,病程短,一般2~3天即可痊愈。

症状

秋季腹泻发病急,潜伏期通常为2~3天。初期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有些宝宝还会有发热状况,一般为37.9~39.5℃,多数是低热,很少高热。

随后开始拉肚子,拉出的大便像水或蛋花汤一样,量多无腥臭味,而且每天可达十几次,重者可超过20次/天。

另外,有些宝宝会出现呕吐症状,多发生在患病的初期,一般不会超过三天。

治疗

秋季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 ,一般无特效药治疗,多数宝宝在一周左右会自然止泻。

但当严重呕吐腹泻时,如果补液不及时,很快出现脱水,其后果就比较严重。因此,严重腹泻、有脱水症状的患儿应及时到儿童医院诊治,必要时应住院或输液治疗。

治疗初期,爸爸妈妈一定要高度重视口服补液盐的使用。如果能很好地补充宝宝由于腹泻而丢失的液体,再配合其他治疗,就能免除让宝宝住院的麻烦。

下面介绍3种补液的制作方法,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任选一种。

补液方1:米汤+盐

米汤500毫升+精细食盐1.75克(大约为半个啤酒瓶盖的量)。

补液方2:糖盐水

水500毫升+白糖10克(大约为2汤匙)+精细食盐1.75克煮开

补液方3:ORS液(口服补液盐)

医院、药店都有这种补液盐卖。每袋加1000毫升水稀释。  

一般来说,2岁以下的宝宝每天可以补充500毫升左右,2岁以上每天喝1000毫升左右。补液要多次少量地给宝宝喂,不要一次喂入,以免造成宝宝呕吐。

Tips:如何判断宝宝是否脱水

1.尿量减少          

2.口唇干燥

3.手掌干粗 脸色差   

4.全身虚脱   

5.皮肤没有弹性

如果让宝宝喝水都无法缓解以上5种症状,就表明宝宝已处于脱水状态,必须尽快送医。

谨防宝宝秋季腹泻!一定要注意这几点!

护理

对于症状较轻的宝宝,家长应做好家庭护理工作,这样才有助于恢复:

1.调整饮食

只要没有剧烈的呕吐,宝宝大多不用禁食。对剧烈呕吐的宝宝,需要禁食4-6小时后开始逐渐增加喂食。适当减少喂奶次数,喂食糖盐水,减轻胃肠道负担。

宝宝恢复饮食时,可喂米汤或稀释的牛奶。等等病情得到控制后,开始恢复正常进食时,要注意先从流质至半流质,再到软饭的逐渐过渡。

2.预防脱水

要按少量多次的原则给宝宝增加喝水量(主要是白开水)。当宝宝因为腹泻次数多,出现脱水症状,或已经被诊断为轻、中度脱水时,一般要给他用口服补液盐;对于中度以上脱水或吐泻严重的宝宝,则需输液。这些措施可以及时纠正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3.注意休息

尽量少带宝宝到公共场所等人多的地方,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空气流通,以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避免去托儿所和其他公共场所,以免传染。

4.做好隔离

爸爸妈妈和宝宝接触前后都要认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避免继发感染。每次便后都要为宝宝清洗臀部,防止发生尿布皮炎,再涂些油脂类的药膏,以防被粪便尿液浸渍而出现红屁股。

同时也要做好消毒,宝宝用过的所有物品(尿布、衣被、玩具、图书等)都应进行彻底清洗、消毒,这样可以阻止传染。

5.腹部保暖

因为宝宝腹部容易受寒,而患有腹泻的宝宝,肠蠕动本就加快,如果腹部再受凉,则会加快肠蠕动,从而加重腹泻病情,所以应特别注意保暖。可适当给宝宝增加衣物,或是用护肚兜等围住宝宝脐部。也可以适当地用热水袋对宝宝腹部进行热敷,帮宝宝揉肚子以缓解疼痛。

6.口腔护理

要给腹泻宝宝多喂开水以清洁口腔,避免因口腔霉菌生长而发生的鹅口疮。当宝宝呕吐后,可用棉花醮温开水轻擦口腔。

7.慎服药物

和其他种类的腹泻一样,宝宝得了秋季腹泻后,不能吃成人用的止泻药,这对婴幼儿来说非常危险。另如,秋季腹泻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服用抗生素不但没有效果,而且还会扰乱肠道正常菌群的生长。

预防

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尤其是平时消化不好,经常出现腹泻的宝宝,建议接种轮状疫苗。可每年的8~9月份接种,保护期为1年。

除了接种疫苗,日常生活中还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其中洗手是关键。不光要帮助宝宝把小手洗干净,护理宝宝的成人也要注意手部卫生,尤其是饭前便后洗手,洗手以流动水最佳。

2.严格把控宝宝的卫生关,像奶具、餐具、便器、玩具等都要定期进行清洗、消毒。

3.食物要生熟分开,吃剩的食物应及时储存,在冰箱内储存时间不宜过长,食用前要完全加热;生吃的瓜果蔬菜要洗净,做凉拌菜时现吃现拌,用专用的菜板和刀;尽量少给宝宝食用易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螺丝、贝壳、螃蟹等水海产品。

4.居室要每天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如果周围有别的宝宝感染了秋季腹泻,要避免宝宝与患病宝宝及其家人接触。

5.换季或气候变化时,要注意及时给宝宝增减衣服,避免宝宝受凉,积极预防感冒。

谨防宝宝秋季腹泻!一定要注意这几点!

Q&A

Q:宝宝被诊断为秋季腹泻,是不是需要禁食?

A:腹泻的孩子体内营养物质丢失较多,所以应给他足够的食物以预防营养不良,防止生长发育障碍。吃母乳的宝宝应该继续母乳喂养,若为人工喂养,可继续给予平时习惯的饮食,如米粥等。禁食会影响宝宝对营养素的摄入,削弱宝宝的抗病能力,易致腹泻迁延或发生营养不良。

Q:秋季腹泻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疗吗?

A:秋季腹泻多由于病毒引起,不需要应用抗生素,只要做好脱水的预防和液体的补充,宝宝可在几天内自愈。只对细菌感染引起的肠炎,如痢疾等,才可考虑加用抗生素。

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0)
wikishu的头像wikishu
上一篇 2022年11月23日 下午10:31
下一篇 2022年11月23日 下午10:39

相关推荐

  • 宝宝发烧了怎么办!这几点一定要注意!

    审核专家·宁小梅医学硕士,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主治医师,金秀儿优孕中心/专科门诊部医生;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女性生殖医学分会委员。擅长: 女性不孕症、生殖内分泌疾病、促排卵方案、卵泡监测、妇科常见病、妇科多发病。 发烧是宝宝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体温超过37.5℃就属于发烧(低烧);38℃-39℃属于中烧,39℃以上属于高烧。 原因 1.非疾病因素 如气温过高导致…

    2022年11月24日
    00
  • 脑瘫的症状丨如何辨别脑瘫

    脑瘫是一种多见于发生在儿童中间的严重疾病,是一种令很多家长谈及色变避之唯恐不及的恶症,早期发现疾病成为治疗的关键,明确选择科学的方法,从而进行早期干预,脑瘫治疗是可以有望治好的。 概述 脑瘫,全称脑性瘫痪,也叫 Litter 病,指从孩子出生前到出生后 1个月内,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发生以后就达到最严重,不再有新的病变)的脑损害,主要表现为中枢性的运动…

    2022年11月23日
    00
  • 幼儿急疹/玫瑰疹千万别乱治!建议收藏!

    幼儿急疹,又叫婴儿玫瑰疹,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以高热、皮疹为特点的热性出诊性疾病,表现为“热退疹出”,多发生在春秋季,无性别差异。 症状 幼儿急疹一般有以下特征: 1. 突然发热(一般感冒会有积食、着凉等诱因),持续3-5天,体温多达38-39℃甚至更高。 2. 用退烧药后烧退,药效一过又烧。 3. 宝宝多数时间精神、食欲状况良好,仅在高热时精神略差、嗜睡。(…

    2022年11月23日
    00
  • 婴幼儿食物过敏一定要重视!这几点一定要注意

    宝宝加辅食后,可能因为吃了某种食物出现腹泻、皮肤起疹子等反应,这就是食物过敏。 定义 食物过敏是一种变态反应,是由于宝宝胃肠道功能还不完善,或是体内某些蛋白质结构的变异或缺陷或功能迟缓,某种食物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进而导致消化系统或全身性的变态反应。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食物过敏有持续上升的趋势。据欧州和美国的资料报告,7%~8% 3岁以下儿童曾发生过食物过敏…

    2022年11月24日
    00
  • 婴儿方颅的症状,如何处理

    正常宝宝的头部是圆弧状的,但有的宝宝头顶却呈方形,也就是方颅,这不仅影响美观,还有可能是疾病的表现,父母可千万别大意! 定义 正常的头颅是圆弧形的,没有棱角,而方颅是指宝宝头颅额部前凸,颞部向两侧凸出,头顶部扁平呈方形。方颅的形成并不是骨质真正的沉积,而是大量类骨质的堆积而形成的。 症状 宝宝3~6个月时出现明显症状:颅骨软化,用手指按压枕骨或顶骨中央出现内…

    2022年11月23日
    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