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注意产后抑郁!快和家人一起了解!

一定要注意产后抑郁!快和家人一起了解!

很多新妈妈以及家属都非常注重产后坐月子,但却很容易忽视产后心理的变化。女性在怀孕和生产期间, 伴随生理、心理及环境的一系列变化,产后的心理问题非常常见,其中产后抑郁是最常见的一种。轻者会使新妈妈们烦恼纠结,郁闷痛苦,重者会产生自残和残害婴儿的行为,十分危险。因此,产后抑郁应该引起重视。

名词解释

产后抑郁症也叫产后忧郁症,是女性在生孩子之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的,其症状包括紧张、疑虑、内疚、恐惧等,极少数严重的会有绝望、离家出走、伤害孩子或自杀的想法和行动。研究显示,50%~75%的女性都将随着孩子的出生经历一段“产后忧郁症”,即性格上出现一段不稳定情绪,比如莫明的哭泣或心绪欠佳,10~15%的新妈妈的这种情况会变得很强烈,这也是最新被医学界认识到,并将其归因为一种疾病。它的专门术语称为“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通常在6周内发病,可在3~6个月自行恢复,但严重的也可持续1~2年,再次妊娠则有20%~30%的复发率。

产生原因

1.生理因素

妇女从怀孕至分娩,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很大。有学者认为产后抑郁的发生可能与雌激素,孕激素的变化相关,产妇本人的健康状况对孕期产生抑郁情绪也有很大影响。

2.心理因素

妊娠、分娩伴随着一系列的躯体和心理变化,虽然大多数孕产妇适应良好,但也有个别孕产妇出现适应不良。有些产妇对母亲角色缺乏认同,初为人母的角色改变,使其面临自身康复和育婴两大问题。并且对自己的母亲角色适应不良,无法克服做母亲和工作的压力,尤其是文化程度高的人,她们由于面临的社会压力和精神压力较大,考虑问题多,情绪较复杂,更容易发生抑郁。加之由于受重男轻女封建思想束缚,一些生女孩的产妇心理压力、心理负担更大。

3.家庭和社会因素

对于产妇而言,最强大的社会支持来源于其丈夫。有调查表明婚姻满意度低,缺乏家庭的支持和帮助,尤其是缺乏丈夫支持的产妇更易患抑郁症。部分产妇由于分娩,可能失去劳动就业的机会,减少了家庭经济的来源而导致经济上的压力加重,也会造成产妇的抑郁。

4.产科因素

分娩对女性来说是一种忐忑不安的体验。虽然产科设备不断完善,助产技术不断提高,但产妇对分娩方式、对分娩疼痛感到恐惧,导致神经内分泌失调等一系列机体变化,影响子宫收缩,使产程延长,导致难产,这进一步加重了焦虑、不安情绪,可能诱发产后抑郁。

一定要注意产后抑郁!快和家人一起了解!

症状表现

产后抑郁一般在产后第三个星期后出现,持续时间跨越两至三个星期,严重的甚至持续到婴儿出生数月后。如果产妇出现了以下症状,需警惕产后抑郁:

1.焦虑或害怕受攻击,会有非常强烈的恐惧,呼吸急促,心跳加快。除了焦虑和怀疑,陷入忧郁的母亲可能会感觉孤独或寂寞,觉得跟伴侣、家庭和朋友的关系脆弱或感觉被孤立,也可能会质疑自己作为一个母亲的能力。

2.丧失自我尊重或信心,感觉自己没有价值或觉得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

3.丧失完成目标的动力、精力和兴趣。

4.失去幽默感。

5.健忘,精力分散或心不在焉——不能集中精神思考。

6.经常突然大哭。

7.疲劳和过度焦虑,缺乏睡眠。

8.缺乏食欲或暴食。

9.丧失性欲或纵欲。

10.感觉没有爱情,或者不够爱自己的宝宝。

11.神经质,情绪紧张或不安。害怕自己和宝宝受到伤害。

12.态度冷淡或绝望。

13.强迫症,某些想法产妇不能阻止它们在脑海里重复出现。

14.时常有古怪或可怕的想法,这些想法或图像可能会吓到产妇,可是产妇自己无法控制。

15.经常想到自杀,觉得想死。

16.其他多样化的症状。包括头痛,肠道问题,失眠或困惑等。

治疗方法

虽然大部分新妈妈在生完孩子后都会遭遇产后抑郁,但是在家人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下,很多新妈妈都能很快走出阴霾,体会到抚育新生命的乐趣。仅有10%的新妈妈过不了这道坎,长时间反应强烈,落下了产后抑郁症,不得不通过药物治疗。因此,新妈妈在遭遇产后抑郁时要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下面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你尽快走出产后抑郁:

1.焦点转移:如果产后的确面临严重不愉快的生活事件,甚至问题棘手难以解决,不要让精力总是粘滞在不良事件上。越想不愉快的事心情就会越不好,心情越不好越容易钻牛角尖,就更容易情绪低落,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中。要适当转移自己的注意,像《飘》中女主角郝思佳面对困境时所说的“明天再想”,就是一种转移法,将注意力转移到一些愉快的事情,关注自己的喜好,不仅可以在思维上转移,还可以身体力行参与力所能及的愉快活动。

2.主动求助:产后抑郁的女性内心会有一种无助感。心理专家分析,这种无助感可能是幼年被忽略的阴影地重现。这其实是一种希望获得他人关注的信号,所以主动寻求并接受别人的关注是一种很有效的自我保护方式。

3.放松充电法:适当调节、变动生活内容,不要时时刻刻只关注孩子而忽略了自己。可以将孩子暂时交给其他人照料,给自己放个短假,哪怕是两小时、半天,也能达到放松自己和精神充电的作用。避免心理、情绪透支。

4.行为调整法:鉴于女性生产后不适合做剧烈的运动,但一些适当放松活动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深呼吸、散步、打坐、冥想平静的画面、听舒缓优美的音乐等等。

5.倾诉宣泄法:找好友或亲人交流,尽诉心曲,大哭一场也无妨,尽情宣泄郁闷情绪。

6.角色交替法:别忘了虽然已为人母,但仍是老公的娇妻、父母的爱女,谁也不可能只做24小时全职妈妈,所以要给自己换个角色享受娇妻爱女的权力。

7.自我鼓励法:自我欣赏,多看自己的优点,多看事物的好处,多想事情可能成功的一面。

8.自我实现法:生儿育女只是女性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但决不是唯一的方式,所以不要忘了还有其他自我实现的潜力和需要。也许趁着休产假的时间还能关注一下自己擅长的事业,等产假结束后,以改头换面的新形象出现。

9.食物治疗法:产妇在“月子”里通常都会吃大量补品,殊不知这些食物很容易令人心烦气躁,失眠焦虑,严重的还会出现种种“上火”迹象。所以要多搭配吃一些清淡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多喝温开水,自内而外地调整身心状态。

一定要注意产后抑郁!快和家人一起了解!

Q&A

Q:生完宝宝我一直心情不好,老想发脾气,有时暴跳如雷,想破坏一切手能触及的东西。我是不是得了狂躁症?

A:产后由于体内激素的变化、社会角色及心理变化所带来的身体、情绪、心理等一系列变化,会导致新妈妈出现类似你的情况。大部分人都会这样,请不要太过紧张。平时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让自己适当释放和宣泄,比如做运动、和亲朋好友交流,向家人倾诉等等。

Q:产后抑郁,请了心理医生,医生说只是情绪问题,不用太紧张,是这样吗?

A:分娩结束,身体激素水平会迅速回撤,这时我们会感觉到情绪波动比较大,睡眠不是很好,同时由于新成为妈妈,很多事情都不是很熟悉,也容易引起情绪的焦虑。在产后80%-90%的妈妈都会有产后抑郁的情绪状态,42天之后,身体的激素水平回归到正常值,情绪慢慢变得平和。之后一般都可回到正常的情绪状态。产后抑郁症在临床的发生率大约是在10%-15%左右,如果到医院确诊为抑郁症,最好的方式就是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或心理咨询同时进行,这样可以帮助自己尽快的恢复到一个相对较好的状态当中。

Q:被确诊为产后抑郁,但目前是纯母乳喂养,能用药物治疗吗?

A:是否用药物应根据抑郁的程度。如果是轻中度抑郁症,建议主要采用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的方式。如果是重度抑郁症,并且有自杀、自伤或伤害婴儿的想法,这时主要是以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或心理咨询为辅的治疗方式,可暂停母乳喂养。

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0)
wikishu的头像wikishu
上一篇 2022年11月22日 下午6:56
下一篇 2022年11月22日 下午7:04

相关推荐

  • 产后骨盆恢复的几个办法丨骨盆修复的妙招

    骨盆位于身体的正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需要能够活动,又几乎不具有可动性,但孕期会产生松弛素,使韧带的松弛性加强,为分娩做好准备。如果产后不适当注意予以修复的话,骨盆是很难自然复原的。 概述 很多产后妈妈注意到自己的屁股变大了,其实这和骨盆变大有直接的联系。无论是顺产是剖腹产,生完孩子后骨盆都会变大。 在怀孕期间,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妈妈的骨盆也在慢慢的…

    2022年11月22日
    00
  • 子宫脱垂/子宫下垂该怎么办

    分娩会让女人的身体产生很多变化,也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小麻烦,如白带异常、子宫下垂、尿失禁、痔疮等等,其中子宫下垂的情况虽然并不多见,但也有部分妈妈会患上此病。 概述 正常子宫的位置是前倾前屈的,位于膀胱和直肠之间腹部最下的盆腔内。当支撑子宫的组织受损,子宫便会从正常位置沿着阴道下降,导致子宫颈外口到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阴道口外,医学上把这种情况称…

    2022年11月22日
    00
  • 产后恶露的注意事项!

    宝宝出生后,新妈妈会在接下来的几周内,陆续排出红色的液体。这些产后分泌物被称为“恶露”,是一种正常现象,是反映子宫恢复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 名词解释 妊娠期,胎盘附着于子宫内壁上,胎儿出生后,胎盘也随之娩出,但胎盘从子宫剥离后造成的创面,还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完全愈合。因此,在产褥期会有一些血液从创面排出。除了血液以外,还会混有坏死脱落的蜕膜组织,妊娠期的子宫…

    2022年11月22日
    00
  • 产后盆底肌如何修复丨产后盆底肌有问题怎么办?

    很多妈妈在生完宝宝后去复查的时,大都会被医生要求做盆底肌恢复训练。盆底肌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做盆骨肌肉锻炼?做与不做修复会有什么后果? 概述 盆底肌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这一肌肉群犹如一张“吊网”,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被这张“网”紧紧吊住,从而维持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 怀孕期间,子宫变得很重,盆腹内压力增大,会压迫到盆底肌,使它遭到过度拉…

    2022年11月22日
    00
  • 产后脱发怎么办!这几个方法可以帮你解决产后脱发问题

    女性生完宝宝1—4个月后往往会有脱发、掉发的情况,称之为“产后脱发”,这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妈妈们无需过分紧张,这只是一种暂时现象,不会导致秃顶或明显看出大量脱发,一般情况下6个月后会自动消除并慢慢恢复。 原因 几乎有50%的女性在生完孩子后出现脱发,这种现象还有个医学术语,叫做“休止期脱发”。 1.激素水平 我们的头发,从生长到脱落,本身就有一定的代谢周期…

    2022年11月22日
    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