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张力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并表现为多种形式。如人在静卧休息时,身体各部肌肉所具有的张力称静止性肌张力。躯体站立时,虽不见肌肉显著收缩,但躯体前后肌肉亦保持一定张力,以维持站立姿势和身体稳定,称为姿势性肌张力。肌肉在运动过程中的张力,称为运动性肌张力,是保证肌肉运动连续、平滑(无颤抖、抽搐、痉挛)的重要因素。而肌张力高则表现为:下肢伸直、内收交叉、呈剪刀状。
肌张力异常,特别是肌张力增高是脑瘫倾向、脑瘫的重要征象。目前脑瘫干预方法有了较大改进,出生6个月前开始正确干预,80%可达到基本正常,因此早期发现肌张力高是早期干预的重要基础。
表现症状
1、肌张力亢进可致姿势异常,往往是婴儿肌张力高的典型表现,如交叉腿即是两下肢内收肌肌张力亢进所致。
2、肌强直是指肌张力明显亢进并持续存在,类似抽搐,往往是重症婴儿肌张力高的表现,如去大脑强直。
3、肌张力不协调是指伸肌、屈肌张力不平衡,往往造成手足徐动。
主要危害
肌张力高对患者危害很大,患儿更易激惹,闻声惊吓,持续哭叫,入睡困难,穿衣时难以将其手臂插入袖内,换尿布时不易把两腿分开,洗澡时难将拳头掰开,当下肢刚触及浴盆或水面时,孩子全身立即成僵硬姿势。肌张力高的患儿下肢伸直、内收交叉,呈剪刀状。
类型
1、原发性肌张力障碍:该类病人没有明确的中枢神经系统构造异常,表现为全身性异常如特发性扭转痉挛或局灶性异常如书写痉挛、眼睑痉挛和痉挛性斜颈等,原发性肌张力障碍最为常见。
2、继发性肌张力障碍:是由脑代谢和构造异常引起的,最常受累的部位是基底节壳核、苍白球及丘脑的后核或内侧核。
3、肌张力障碍变异型:表现为肌张力障碍合并其他改变,包括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及肌阵挛性肌张力障碍。
4、遗传变性病伴发的肌张力障碍:是由脑部变性疾病引起的肌张力障碍,如肝豆状核变性病人伴发的肌张力障碍。
家庭鉴别方法
1、宝宝出生后是不是爱哭闹;吐奶频繁;不容易哄睡,哄睡了稍有动静便会惊醒?
2、孩子睡觉的姿势是不是像青蛙的样子,上肢像投降,呈W型,腿弯曲呈M型?睡着的时候四肢是不是变得很软?
3、平时小手握拳不能轻易掰开,拇指内扣?
4、妈妈轻压宝宝一直腿的膝关节,推着宝宝另一只小腿往腹部推,看看宝宝的大腿能不能紧贴腹部?
5、百天的孩子竖着抱,头能不能直立,趴着的时候能不能抬头?
……
这些可以作为家庭鉴别的方法。
医生判别方法
医生判断宝宝是否有病理性肌张力增高,主要看肌张力增高所导致的姿势运动异常,触摸相关肌肉张力增高,相关关节牵拉角异常。
一、百天之前肌张力高的判断方法:
1、小宝宝是不是经常握拳,按摩仍不容易令小手松开,拇指内扣。
2、宝宝平躺,把宝宝的双腿打开,小于90度,说明肌张力严重;平时给宝宝换尿布应该可以张开到120度。
3、握着宝宝的脚腕,让宝宝的脚面尽量靠近小腿,推不动表明肌张力高。
4、给宝宝做被动操(新生儿抚触),宝宝的上肢拉不直、胸前交叉困难、抵抗力强,说明宝宝的肌张力高。
二、宝宝百天以后,宝宝平放,拉着宝宝双手坐起来,头后仰显示肌张力高。
三、4个月以后
1、4个多月宝宝抱着站在大人的腿上,应该能跳跃;肌张力高的宝宝是直直站着,会用脚趾使劲陷到大人的肉里。
2、俯卧不能抬头。
3、给宝宝洗澡,双脚刚入水盆的时候,全身僵直,双手握拳,拳头难掰开。
4、双脚内收交叉,下肢伸直,脚趾下扣,呈剪刀状。
5、肌张力高的孩子很容易激惹大哭;穿衣服手臂难插入衣袖内。
6、双腿肌肉粗细不均匀,肌肉硬,老人误认为结实。肌张力高状况下,轻的表现为肌肉生长不均匀;重的表现走路姿势异常,X型腿、内八,撅着屁股走路。
专家Q&A
Q:发现宝宝肌张力高,妈妈应该怎么做?
A:一般情况下宝宝满月体检、3个月体检,通常能发现,早发现早治疗,能彻底治愈。最晚应在1岁半之前纠正。对于出生时候脑部缺氧的宝宝,或妈妈感觉宝宝肌张力高,最好去儿保、儿科、康复科做检查,看脑部是否异常。
Q:宝宝肌张力高,家庭有哪些干预方法?
A:1、家庭被动按摩操、康复训练,为主。 2、游泳、电疗等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