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开始讲话之前,有一段牙牙学语、哭闹甚至尖叫的发声过程,这是孩子正常发育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一般都属于正常现象。
大多数宝宝会在2-3个月出现,有些会在4-5个月出现。一般持续一个月左右,但因每个宝宝的体质不同,也会存在个体差异。
原因&处理
① 宝宝在练习发声
当宝宝还不能熟练掌握发声的技巧和音量时,会偶尔发出尖叫的声音,此时宝宝在练习发声。
处理:家长可以耐心的多陪孩子说说话,纠正他们的发音,多互动。当宝宝学会用单个词语和家长沟通时,也就不会再热衷于尖叫了。
② 宝宝在吸引关注
当宝宝感觉孤单,或被忽略时,也会通过尖叫来吸引大人的关注。
比如宝宝在嘈杂的超市,车站,此时如果大人正在兴致勃勃地购物,聊天忽略了宝宝,此时宝宝感觉不适,害怕等都可能引发尖叫来引起大人的关注。
处理:此时家长应及时回到宝宝身边进行安抚,一般比较小的宝宝尽量避免带去吵闹的公共场所,家里的声音环境应以安静、柔和为主。
③ 宝宝很兴奋/很抗拒
宝宝看到喜欢的物品或在做游戏时会兴奋地手舞足蹈,并伴随尖叫,此时说明宝宝很“兴奋”;相反当被妈妈突然拿走玩具,此时宝宝也可能会用尖叫来表示“不开心、不爽”;
当宝宝已经吃饱了,但大人还想强行喂食时,宝宝也可能用尖叫来表达“抗拒”。
处理:家长应按照宝宝的实际需求来进行喂食,切记过度喂养。有些大人有时会故意惹宝宝不开心或一直让宝宝保持兴奋状态,看着宝宝尖叫觉得好玩,这种行为其实并不可取。
④ 宝宝在测试大人的反映
有时宝宝只是感觉好玩,把尖叫当成一种游戏,以此来观察大人的反映。
比如,故意把玩具掉地上,看大人会不会捡起来。比如,听到某个声音大人会反应比较大,也跟着模仿。
这时如果大人做出比较大的反应时,宝宝会感觉很好玩,并开始不断尝试。
处理:此时大人应尽量不要立马给出回应,比如:大声斥责等,可以转移宝宝注意力到别的事情上,并注意声音耐心柔和。
⑤ 宝宝身体感觉不舒服
当宝宝饿了,哪里扎到肉痛了或者有其他不舒服时,也会用尖叫来表达“不适感”。
处理:在排除了以上原因后,就要检查一下宝宝是不是饿了,拉了或者皮肤上、衣服上有没有异常。
⑥ 某些特殊疾病
如果宝宝经常表现得像小猫叫一样的哭声,而且面容看起来很痛苦,可能是因为染色体异常导致的「小儿猫叫综合征」。
就医原则
及时到宝宝到正规的医疗机构看诊。
所属科室儿科
温馨提示
宝宝尖叫多数是正常现象,家长不必过于担心,也不要反映过大,大声斥责宝宝等,这样容易适得其反,而且对宝宝发育不利。日常多让宝宝喝水,注意保护声带即可。